|人物側寫|這盛宴的主人,張譯蓁

11月份人物側寫 –
張譯蓁2011年創立Minifeast,是這場迷你盛宴的主人。

文 / 揚 (現為自由創作者與Mini Moment專欄作者)

我在採訪前看了所有網路上能找到的 MiniFeast 文章,真的很擔心無法把譯蓁老師寫好。明明我們認識了十年,明明一路看這她從大學畢展、創立品牌、工作室開張與搬遷、到開授線上課程,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,她嘴裡會冒出什麼名言,腦裡有什麼好玩的企劃等待執行。

我眼中的她,是多變而自由的。

大學唸的是金工本科,我想很多人都會以為譯蓁老師很早就決定要創業,但其實她跟每個喜歡手作的人一樣,說學習金工只是單純想說多接觸一個材質,真的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。

小時候就很喜歡迷你的東西、喜歡盛宴的氣氛,所以當要思考品牌名的時候, MiniFeast 一字很快就在腦海裡,也就這樣畫出第一版 logo 了。

從因緣際會的擺攤機會,然後在其他金工工作室上班兩個月,到離職後一邊打工一邊建立起 MiniFeast 這個品牌,這段過程不是什麼突然的下定決心,而是逐漸明朗的。之前在其他工作室的經驗,讓她更了解到自己是個喜歡參與想法從零到有的過程的人,大概也只有自創品牌有這樣的機會,讓她這樣盡情去探索各種可能,如同金工創作一般,一開始你也不知道可能有點黑黑醜醜的東西會變成什麼樣子,但花工夫去敲打鑄造,想法可以慢慢幻化成心中所想,甚至超越了原先想像,散發出理想光澤。

2012年六月開始擺攤,同年十二月就開始有體驗課,上體驗課時可以跟學員交流,讓譯蓁老師感到非常開心,因為製作銀飾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,但可以透過一件困難的事情產生連結,最後還能產出作品,這整件事的意義,就大於商品本身。後來開了設計師班,心裡的感受也越深刻,與設計師班的學員是更長期穩定的交流,每一位學員來上課的動機都不同、在意的地方也會不同,身為老師也就更能以不同角度去思考創作這件事情。

創業八年,今年最受人矚目的企劃就是線上課程 「興趣變副業!打造自己的手作品牌」了,譯蓁老師發現設計師班學員最後在思考要不要成為一名金工設計師、要不要創立品牌時,都會詢問一些重複的關鍵問題,因為希望自己講解得更有系統性、更臻完整,所以有了開線上課程的念頭。

但不光光只是在線上教授如何金工創作,譯蓁老師想分享更大的喜悅,想傳遞自己肯定的生活價值,讓學員們透過手作,藉著自己的興趣,去打造副業,去描繪理想生活。

在引導學員經營品牌的過程,看見學員執行後帶動的品牌成長,像是自己的作品集,也會深深替學員開心。不同的是,在經營自己品牌時比較像會有個標準答案去執行,但協助他人時,不一定有正確答案,學員迷失的時候該如何好好跟他們溝通,如何去面對有可能提出的方案不被學員執行,都是彼此的一種訓練。

譯蓁老師笑說自己是個很容易膩的人,所以常常思考新的企劃去執行,也可能與金工毫不相干,打它當作是另個興趣、另一個副業。在這樣體驗嘗試的過程中,發現如果有副業,可以在兩者之間轉換,跟單純做興趣不一樣,副業會成長,所以自己也會,於是生活開始有好的循環。

我問要怎麼取得平衡,經營品牌、經營副業有什麼該有的心理準備?譯蓁老師說:「隨時都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,如果現在很喜歡創作,就一直紀錄創作的過程。想到什麼去執行就對了,因為真的沒有什麼準備好的時候。」

對譯蓁老師而言,其實反而沒有「取得平衡」的顧慮,她說,你的人就跟你的品牌綁在一起,因為是自己的人生,所以沒有放棄的選項,也無需有太多關於成功失敗的設想,事情發生就好好處理,然後一直以自己舒適的速度前進就好了。

你的興趣是什麼?你的夢想是什麼?你想過著怎麼樣的人生?

這些問題有時候很難回答,就像現實從來不會簡單,但譯蓁老師溫柔而堅毅地透過她的品牌、透過她的生命經驗告訴我們,可以的,生活可以是場盛宴,夢想可以被落實,老闆可以自己當,喜歡的事情可以成就自由。

這個品牌就跟譯蓁老師一樣,想幹麻就幹麻,照片工作室舉辦聖誕茶會時老師自己做手工Pizza

你也許會感興趣:
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副業,來平衡工作和生活
工作室的靈魂人物,店長惠欣
譯蓁老師決定協助別人成立品牌的契機 – I,MINI I
|不打烊小教室|金工初學者提問
跟著我們把喜歡的手作變成事業,打造自己的手作品牌

Mini Moment專欄作者 揚
熱愛聊天,喜歡寫字。
做事總是半吊子,但始終相信,就算只有三分鐘熱度,也會有三分鐘的收穫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

向上 ↑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