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揚 (現為自由創作者與Mini Moment專欄作者)
早上九點,我嗓都還沒開,就聽到嘉鈴爽朗的跟我打招呼。職業婦女的她,要找時間創作,連假日都起得早。
嘉鈴是個陶藝家,因緣際會到製陶的公司裡工作,這份工作做了好多年,嘉鈴也因此跟陶結下不解之緣。
那時候還沒千禧年,在陶工廠工作了一段時間,覺得一切都很制式化、模組化,沒辦法公司嘛,但是,陶藝應該不只是這樣,於是嘉鈴開始自己捏陶,當時也沒有去想什麼品牌目的性,就是興趣的做,看陶會帶自己體驗什麼。
直到 2008 年,嘉鈴去逛了簡單生活節,看見這麼多手作品牌聚集在一起,攤主們與客人們互動交流,處處都是驚喜,走到哪裡都是創意與喜悅的衝擊。2010 年,嘉鈴想繼續參與,以不同的身份體驗,這才有了「女人.家」,不單單只為想要販售自己的陶藝作品,而是希望在自己捏陶之餘,能與他人有多一點互動,透過與客人的對話,為自己的作品帶來一點改變或延伸,也能改善自己一個人捏陶而主題卡關的狀況。
雖然創立品牌後歷經生育、照顧孩子而暫停,但在 2014 年重啟後,就一直持續到現在。我好奇這樣不就上班下班都是陶嗎?難道不會膩嗎?嘉鈴回答,確實要努力告訴自己上下班面對的陶是不一樣的,即便都是捏陶,但路線不一樣,創作出的、挖掘出的東西也是截然不同的。
再次啟動後的這兩三年,嘉鈴很想做點什麼卻時常卡關,當時看見譯蓁老師課程時,還是早鳥報名階段,光看課程大綱就深受吸引馬上報名。後來課程上線,發現跟自己想像的不同,以為會著重在創作的線上課程,其實更多比重放在經營,雖然小小驚訝但是是驚喜,因為這的確是自己比較缺乏的部分。
比起課程,嘉鈴覺得更值得的是,學員專屬的社團,在社團裡,除了會有實體工作坊等資訊之外,譯蓁老師也會時不時在上面發文。
前陣子譯蓁老師的一百天挑戰發起文,就讓嘉鈴十分興奮,於是她也開始了屬於自己的一百天挑戰,雖然可能只是短短的發文,他人甚至看不太出來,但其實有做就是自己的。透過每天發文、不斷修正,想法上、產品上都會更臻完整,創作的頻率自然也會因為思考的增加而提高,嘉鈴興奮地告訴我這個一百天挑戰解開她心裡許多挫折與難關。
她說譯蓁老師就像提供了她參考書一樣,參考書不一定會讓你考一百分,但是你主動去翻翻看、實際去執行,也許後續就會啟動一些想法,那些想法會帶你去該去的地方。最重要的,還是問問自己的心吧,心是支持你可不可以再往後發展的關鍵。

打著這篇稿的時候,我一邊讀著女人.家的粉專介紹,嘉鈴寫著她一直都不算太有自信,但簡單快樂地活著,直到遇見陶,才跟世界有了溝通。大家的按讚與留言,就像為她小小的不確信,給予信心和祝福。
原本的嘉鈴也快樂,但是有了陶、有了創作以後,生活開始有轉動,想法也能產生漣漪,即便還不夠自信,我覺得那已經足夠美麗迷人。
陶的前身是土,透過雙手的勞動,從無到有,慢慢捏出形狀的過程,可能會留下一點原先粗糙的樣子,我覺得像極了嘉鈴這段漫長的陶之旅,陶土的原貌不會完全不見,就像嘉鈴始終快樂,透過許多步驟,乾透、素燒、施釉等,與客人有了更深的接觸與交流,終於慢慢慢慢,薰陶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。
關於女人.家
對於生活上各式各樣的感觸,藉由陶做為與世界溝通的出口。
一直都沒有太多的自信,但也一直過得快快樂樂的。直到接觸了陶,手與土的接觸產生變化,再藉由火,化身成一種存在。
對我來說,他就是溝通的存在,我的生活、我的閱讀、我的想法,都化身在這個存在裡。謝謝你,來我的專頁按讚,為我那小小的不確信,按上了祝福與信心。
粉絲專頁 facebook.com/chia000
Mini Moment專欄作者 揚
熱愛聊天,喜歡寫字。
做事總是半吊子,但始終相信,就算只有三分鐘熱度,也會有三分鐘的收穫。
這些手作品牌主都是全能媽媽❤️
|品牌訪談|我與你,既連結亦獨立 – I,MINI I
|品牌訪談|生存是戰役,生活是甜蜜 – melon 製作所
|品牌訪談|兔子。Rabbit + Design = Life:設計的日常,只要有心,它不會離開的
|品牌訪談|洋片媽媽:有限時間裡創造無限,快時尚和慢手作搭配的設計人生
喜歡手作嗎?親手製作自己的純銀飾品!
∎ 課程介紹 | minifeast.tw/workshop.php
∎ 線上預約 | minifeast.tw/online_reservation.php
把喜歡的手作變成事業,打造自己的手作品牌
∎ 課程介紹 | hahow.in/cr/minifeast
我們做的事情總是很迷人!follow Minifeast
Facebook : minifeast
Instagram : minifeast.tw
Blog : minimoment
發表迴響